各位同學好!!重點整理來嚕~~
藝術與人生
函授第四期第217頁第一題
第218頁第二題,第219頁解釋名詞第二題~交響曲
第220頁第4題~京劇的四功五法
接下來是課本的喔!!
@希臘劇場是從宗教合唱表演(chorus)所演變而來
@劇場以宗教禮儀劇(liturgical plays)的型態重現
@方言戲劇有三類型:奇蹟劇(Mystery plays)或組劇(cycle plays)是以新舊約聖經典故為基礎所編寫而成的歷史故事組劇,神蹟劇(Miracle plays)描繪聖人的生平,道德劇(Morality plays)透過寓言是人物所代表的美德或缺陷,表達道德教訓的意旨
@越來越先進的科技也使具有狀觀戲碼的(歌劇魅影)(The phantom of the Opera)和(西貢小姐)(Miss Saigon)
@從主奏樂器來分,吹打樂器可以分成(粗吹鑼鼓)與(細吹鑼鼓)兩類:a粗吹鑼鼓,多用大鑼鼓以及嗩吶.管.長尖.等樂器演奏.聲勢浩大.雄壯熱烈 b細吹鑼鼓,常用竹管(笛)主吹並配以大鑼鼓,有時輔以絲絃
@潮州蘇鑼鼓又名八音
@泉州籠吹-又名(大鼓吹)(鬧廳)(八音鬧廳)籠吹為民間俗稱
@北管鼓吹樂-源自北管戲曲,流行於台灣地區
@台灣鑼鼓樂包含北管鑼鼓樂,大鼓陣等.盛行於台灣地區,北管鑼鼓是一種打擊樂器的合奏形式.稱為(空牌)
@國樂團的樂器編制-1.吹管樂器2.拉絃樂器3.彈撥樂器4.打擊樂器
@巴洛克時期(Baroque 1600-1750).Sinfonia只是一個單樂章的器樂曲(有時也加上聲樂)作為歌劇或神劇的前奏或間奏
@複音音樂是一種多聲部音樂,作品當中包含兩條以上的獨立旋律,和諧的結合在一起,是巴洛克(Baroque 16世紀)時期最主要的音樂表現方式,巴哈(Johann Sebastisn Bach 1685-1750)是複音音樂的代表作曲家
@海頓全力發展當時正萌芽的交響曲,一生總共寫了104首交響曲因此被稱為(交響曲之父)
@貝多芬也被譽稱為(交響曲之王)
@白遼士又有(現代管絃樂學之父)之稱
@李斯特首創(交響曲)是一種不拘形式,不分越張的管絃樂曲,表達某種詩的意念的標題音樂,打破巴哈以來的音樂嚴謹結構,開(後浪漫派)之先河,交響曲首推(但丁交響曲),(浮士德交響曲)兩首.其後的國民樂派作曲家,如捷克作曲家德弗剳克計有九首交響曲,最後三首最被推崇當中又以(第九號交響曲)新世界最受歡迎,特別是慢板中英國館的獨奏旋律,幾乎成了民謠
@六大交響曲-貝多芬~田園交響曲.命運交響曲.舒伯特~未完成交響曲.德弗剳克~新世界交響曲.柴可夫斯基~悲槍交響曲.白遼士~幻想交響曲.和稱為世界六大通俗交響曲
@關漢卿的(竇娥冤)馬致遠的(漢宮秋)王實甫的(西廂記)鄭光祖的(倩女離魂)四人也被後市尊為(元曲四大家)
@生-崑劇的(生)主要扮演劇中男性角色.旦-旦角是女性角色的總稱,又分正旦(青衣),老旦,花旦.花杉.武旦.刀馬旦,采旦(丑角)青衣相反的女性角色就是花旦.淨-淨角俗稱”花面”或”花臉”又分正淨(銅錘花臉),副淨(架子花臉),武淨.末-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的男子.醜-醜又分為副醜和小丑兩個家門又分文醜,武丑.女丑.雜-雜的名目最早見於元代南戲和雜劇,男性統稱(龍套)女性統稱(宮女)